随着PC端流量竞争的加剧,以及推广成本的增加,很多企业在营销上得了流量焦虑症,想办法转战平台,从短视频直播当中找寻新的流量风口。
视频号运营虽然短视频直播的流量很大,但我在研究和跟企业家的交流中发现,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,贸然闯入短视频直播赛道,同样会有问题,特别是流量焦虑。
在研究中,我发现一些企业入驻了短视频直播平台后,战略目的很清晰,找到流量,细分用户,转化成交。
但是,战术执行却一塌糊涂,把短视频直播想得过于简单,好像开了一个企业认证的蓝V账户,平台马上就会把流量送到你家门口,敲敲门就能签收了。
这样的想法,过于美好。
虽然现在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都在变革,降低头部主播对于平台和商家的限制,大力邀请企业入驻,在流量和扶持力度上都有所倾斜。
但这种商业化路线是为了双赢,不是白送。
平台是让企业不仅是广告主,也能成为平台用户,获取精准流量,在自己的生态系统里完成闭环,实现一鱼多吃。
企业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变现,与用户直接沟通,同时,也要给平台带来价值,帮他们留住用户。
假如没有认识到这一点,只是为索取而来,平台凭什么要把流量送给你呢?
有了这点认知,再来讲流量的入口。
就拿抖音来说,我发现很多品牌商要么就是只做短视频,要么就是专门开直播,内容质量暂且不论,对于流量入口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初始阶段。
也就是两条路径:
通过短视频的内容输出——获取粉丝——再以内容附带的链接和私信完成转化。
通过直播讲解和介绍——满足信任——在直播中获取线索——私信进行转化。
视频号代运营这两条基本路径都可以完成商业闭环,在内容和场景中满足企业需要。
刚刚进入短视频直播的企业,应该在实践中好好研究一下“内容”和“场景”的基本功,多进行尝试。
但是,对于企业级账号来说,现阶段只做单一入口的账号流量可以满足企业需要,但未来会越来越匮乏,最后还是会充满着流量焦虑,有一天没有流量可言。
原因有两个:
第一、单一入口的内容和场景的持续性和连续性是个大问题。
视频号运营就我们自己来说,我也不能保证单仁行365天每天都是爆文,每天都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。
我们今天同样也在内容中不断摸索,不断贴近我们和用户的距离。
那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,过去没有成熟的内容团队和丰富的行业积累,现在天天要发短视频,天天要做直播,怎么去满足内容和场景的持续和连续?
你可能坚持几个月还好,那要坚持一年、两年呢?
所以,这个门槛看起来很低,实际上要求会非常高,必须要有内容上的规划和方法论。
第二、平台对于企业级账户的标准不一样。
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,抖音衡量企业级账号的标准有6个维度:
流量投放能力、抖音号运营能力、直播带货能力、短视频带货能力、店铺运营能力及服务履约能力。
平台是希望企业不光是在直播和短视频中纵深发展,也能横向在投放、互动、私域运营中给用户和平台带来价值。